王涛老师(左三)和学生们在一起畅所欲言。
“老爹”“婆婆”“男神”……在宁夏警官职业学院,学生们给思政课老师王涛起了许多“别名”,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称呼这位总是面带笑容的王老师。
2000年6月,23岁的王涛大学毕业后进入宁夏警官职业学院,成为一名学生眼中“有点不一样”的思政老师。
怎么“不一样”?学生们七嘴八舌,说着他们心中“不一样”的王老师。“王老师上课特别有趣,喜欢讲故事。”“王老师讲课的时候像男神,课下却像老爹、像婆婆,就像我们在学校里又多了一位家长。”……
被学生们说的有些害羞的王涛腼腆地笑了笑,他说,通过讲故事来讲道理也是他的一种教学方式。在王涛的课堂上,课堂气氛总是很活跃,他喜欢就社会热点提出问题,让同学们畅所欲言。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,他专门找来赵一曼等革命先烈的家书,声情并茂的在课堂上朗读。就在前不久的思政课上,他在课堂上读了一封闻一多写在五四运动期间寄给父母的家书。读到感人的部分,有女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。
王涛还有个习惯,从不睡午觉。不是他不困,而是中午总有学生来找他谈心。“为什么宿舍的同学不喜欢我?”“未来我能干什么?”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,王涛认真地倾听,认真回答。正是因为他的这份真诚,找他聊天的学生越来越多。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,王涛放弃午休时间,敞开办公室大门,专门腾出时间为学生们“答疑解惑”。
王涛说,遇到一位好的老师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,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样的人。
“王老师就像我大学时期的指路明灯。”2017年毕业的陆秋韵至今仍记得王涛曾说过,“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大爱、有大德、有情怀的人。”正是因为这句话,她回到山东老家后,主动申请到菏泽穷困地区的小学执教,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更多孩子的指路明灯。
2013年毕业的杨立军,每逢过年过节都会给王涛发来祝福短信。杨立军感慨地说,王老师总是夸他是个优秀的人,为了配得上“优秀”二字,他不断在奋斗向前,并通过了司法考试,如今已成为河南南阳小有名气的一位律师。
“好的教育一定不是说教,而是在点滴之间教会学生爱国、爱家、爱自己。”王涛说,他希望教出的孩子都能有爱心、懂感恩、有责任心,是一个正直的人,这将是他人生最大的成就感。(记者 赵婷婷 文/图)